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,头痛太常见啦!有人加班后头痛,有人换季时头痛,还有人突然就被一阵剧痛“袭击”。但你知道吗,偏头痛可不是小毛病,它作为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,正悄悄影响着全球超10亿人的生活质量。在我国,偏头痛患病率高达9.3%,而且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 - 3倍呢!
偏头痛≠普通头痛
这些症状要警惕
NO.01
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不一样,它主要是单侧、搏动性、中重度疼痛,还常伴有全身症状,典型表现分三个阶段:
1. 先兆期
约10% - 20%的患者会出现。发作前数分钟到1小时,身体会发出“预警信号”。视觉上,可能看东西模糊、有闪光亮点、黑影,或者出现“锯齿状”光环,这是最常见的;感觉上,手脚会麻木刺痛,面部像有蚂蚁爬;少数人还会言语不清、肢体无力,这得和脑血管疾病区分开。
展开剩余76%2. 头痛期
这是核心症状。疼痛部位大多在单侧头部,也可能是双侧或全头;疼痛性质像心跳一样搏动,或者钻痛、胀痛,疼得厉害时人都没法站立、低头或走路;疼痛一般持续4 - 72小时,不干预的话,可能从“间歇性疼痛”变成“持续性疼痛”。而且,偏头痛常伴有恶心、呕吐(约60%的患者会有),对光线、声音、气味很敏感,部分人还会头晕、视力模糊。
3. 缓解期
头痛消失后,患者可能还会疲劳、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头部昏沉,甚至情绪低落,这种“后遗症”可能持续1 - 2天。
这些“诱因”
可能让偏头痛找上门
NO.02
偏头痛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,医学上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。约60%的患者有家族史,比如父母有偏头痛,孩子患病概率会增加3 - 4倍。另外,下面这些常见“诱因”会直接诱发或加重症状,得特别注意。
偏头痛发作别硬扛
正确应对分三步
NO.03
偏头痛发作时,很多人选择“躺一会儿”或“吃片止痛药”,但方法不对可能延误缓解时机,甚至加重病情。正确做法分“紧急处理”和“及时就医”两步。
1.发作时的家庭紧急处理
一是立刻休息,找个安静、黑暗、舒适的房间躺下,闭眼休息,避免光线和噪声刺激,在头部下方垫个柔软枕头放松颈部肌肉; 二是物理缓解,用温毛巾或冰袋(用毛巾包裹,避免冻伤)敷在头痛侧太阳穴或颈部,每次15 - 20分钟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; 三是合理用药,疼痛轻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,如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,按说明书剂量服用;疼痛剧烈需在医生指导下用“特异性止痛药”,如曲坦类药物(如舒马曲坦),在发作后1 - 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。
注意,别自行长期、过量服用止痛药!每月头痛发作超4次,或止痛药无效,一定要及时就医,避免发展成“慢性偏头痛”。
2.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
如果出现首次发作且疼痛剧烈、伴随呕吐等情况;头痛频率增加,影响正常生活;服用止痛药无缓解,或出现“药物过量性头痛”;头痛伴随发热、颈部僵硬、视力突然下降(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信号),务必尽快去医院,通过头颅CT、磁共振(MRI)、脑电图等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,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防大于治
做好这5点减少发作
NO.04
对偏头痛患者来说,“预防”比“治疗”更重要。调整生活方式、避开诱因,能有效降低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。
1.规律作息
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,保证7 - 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或睡懒觉。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,泡脚、听轻音乐放松,别情绪激动。
2.科学饮食
记录“饮食日记”,找出“诱发食物”并避免。保持三餐规律,多吃新鲜蔬果(避开诱发种类)、全谷物、瘦肉,少喝浓茶、咖啡,限制酒精摄入。
3.管理压力
每天留15 - 20分钟“放松时间”,像冥想、深呼吸、瑜伽。遇到压力及时沟通,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。
4.适应环境
天气变化注意保暖,夏天避免暴晒,冬天戴帽子。避免接触气味诱因,保持环境通风,减少噪声。看电子设备每40分钟休息5分钟。
5.适度运动
选择温和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太极拳,每周3 - 4次,每次30分钟左右。避免发作期和突然剧烈运动,运动前做好热身。
偏头痛是“可防可治”的疾病,通过“避开诱因 + 规律预防 + 规范治疗”,大部分患者发作频率能减少50%以上,甚至长期不发作。要是家人或朋友被偏头痛困扰,提醒他们别硬扛,别滥用止痛药,及时就医、科学管理才是关键。健康生活方式,就是应对偏头痛最好的“良药”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盛达优配-我要配资官网-配资杠杆平台-配资服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